種苗繁育可采用分株繁殖、扦插和種子繁殖,種子繁殖操作方便,育苗量大,成本低,更有利于在實際生產中推廣。
1、分株繁殖
在早春或晚秋進行。先將野生植株地上部分離地面10厘米處割下入藥或作為扦插材料,然后挖起根蔸,按莖稈分割成帶根系的小株,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直接栽植大田。栽植后需連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植株生長快,但成本高,繁殖系數低。
2、扦插繁殖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為害的一年至二年生枝條,剪成15厘米~20厘米帶兩個節的插條。用吲哚丁酸(IBA)0.150.2克/升或萘乙酸(NAA)0.2克/升溶液浸泡插條基部2 h。扦插時間全年均可進行。扦插時在整好的畦面上開15 厘米深的橫溝,將插條按株距5㎝斜擺入溝內,覆土壓實,使插條與床面成45°,澆透水。
3、種子繁殖采種
12月1月上旬。11下旬果實開始變紅成熟,12月~1月成熟果實逐漸脫落。氣溫不同地區,物候期會相差一個月左右。種子儲藏 草珊瑚紅色果實外觀上雖已成熟,但實際上種子的胚結構沒有完全形成,尚不具備發芽能力,必須經過胚后熟才具備發芽能力。儲藏按1:2用濕木糠或濕椰糠混均勻,不用去果肉,保存的種子好,易于運輸,而且木糠在山區資源豐富,而濕沙需去果肉,操作復雜,管理難,不當易降低種子活性,沙笨重不利種子調運。種子貯藏的關鍵是保持濕潤,貯藏期間應定期觀察,及時補充水分保濕。
苗期管理苗期應經常觀察苗地情況,遇旱及時澆水,保持苗床濕潤,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積水。種子苗在小苗長至2~3對真葉時要及時進行間苗,按株距5厘米留苗。苗期除草2~3 次,施肥2 次~3 次,以薄施氮肥為主。每公頃每次施腐熟農家水肥15000 kg或尿素150kg兌水淋施。一年生苗株高達15厘米,莖粗達0.2厘米以上可以出圃。
輕基質容器育苗
2.1 材 料草珊瑚種子來源廣西融縣,輕基質①泥炭土從廣東采購,椰糠磚從福建采購,杉木鋸末來源本地鋸木廠;②每年培育桉、杉、松苗產生的廢棄輕基質,主要成分為椰糠、泥炭土和碳化谷殼等,處理后可重復利用。
2.2 原料處理椰糠磚淋水,讓其膨脹疏散。椰糠、泥炭土、鋸末過孔徑為 2cm 左右的篩網,按7:2:1比例充分混合。重復使用的基質經堆放,再用薄膜蓋嚴發酵6個月以上,使用過的舊基質本身富含養分,再經發酵增加腐殖質含量和基質結構,同時殺滅大部分的病菌。
2. 3 輕基質育苗網袋容器的制備將混合基質經輕基質灌裝成型機制成腸狀備用,直徑3.5cm。使用時按長度8cm割段,放入70孔育苗盤,點播前用0.5% 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淋透3~4cm,12小時后用清水淋透容器再進行種子點播。
2. 4育苗時間育苗時間一般根據各地氣溫條件而定。在廣西南寧,因地處桂南地區,1-2月平均氣溫10℃以上,2月下旬氣溫回升,3月下旬15~20℃左右可以點播。苗圃培育滿 10個月,當地徑≥0. 20cm、苗高≥15cm,可出圃造林。根據草珊瑚苗木分級標準,即Ⅰ級苗地徑≥0.30cm,苗高≥30.0cm,根系長≥0.20cm,根系數量≥10條;Ⅱ級苗地徑≥0.20cm、苗高≥15.0cm,根系長≥10.0cm,根系數量≥8條;達不到Ⅱ級苗標準的為不合格苗[5]。
2. 5 種子處理與點播采收的種子用濕椰糠或鋸末按1:3混勻,裝入編織袋或50×50cm的無紡布育苗袋,表面蓋2~3cm濕椰糠或鋸末,放置室內,10天左右定期查看濕度,過干則表面加淋水保持適當的濕度,3月中旬每2天檢查一次種子萌發情況,大部分種子均已露白后,可直接播種于準備好的輕基質容器中,每穴播種 2粒,播種深度 2 cm 左右。播種后要遮陽、保溫、保濕,在輕基質容器上加蓋薄膜,待大部分苗破土,可揭開薄膜,用70%的遮陽網遮擋。
2. 6 苗木的水肥管理。2.6.1水分管理因育苗托盤上的輕基質網袋處于懸空,四周通風,水分易揮發,保水能力差,在苗盤四周加遮擋,減少空氣對流,育苗前期尤其是連續多天不下雨,小苗缺水2天以上就會枯萎死苗,雨季水分過多,易使幼苗發生猝倒病和根腐病,連續多天下雨要蓋薄膜,使容器內水分減少。進入旱季則早晚各噴施 1 次水,每次約10 min。
2. 6. 2 施肥管理用使用過的基質,肥分含量較高,基本能夠保證苗木前期生長養分所需。而新基質在大部分小苗生長出一對真葉后,可以用0.1%的磷酸二氫鉀和腐殖酸葉面肥噴施,一般10天1次;進入 7 月以后,苗木生長旺盛,需適時追肥,以滿足苗木生長需求。前期以增加氮肥為主,占2 /3、磷鉀占1/3,配成濃度0.5 %水肥淋,促進苗木快速生長,每15天淋5%的腐熟油茶麩或花生麩水,麩與水的比例約為1:15 ,液肥與水的比例約為1:10。隨著苗木生長,中、后期逐步調節氮肥用量,以磷鉀肥為主,水肥濃度為1%~3%,促進苗木木質化。每次施水肥后需噴施清水,沖洗殘留于葉面上的肥漬,以免灼傷葉片。
2.6. 3 遮蔭管護草珊瑚是喜蔭樹種,不可暴曬于陽光下,尤其夏秋的直射光易灼傷嚴重,育苗期需加蓋70% 左右的遮陽網進行遮蔭管護,至11月中下旬,苗木停止生長后,可在早晚光線不強時,打開遮陽網,增加苗木木質化。大部分苗木株高長至 15 cm 以上,地徑 0. 20 cm 以上,進行苗木分級,合格苗待出圃,弱小苗集中管理,病殘苗清理燒毀。
2.6. 4 病蟲害管理草珊瑚苗木培育前期間易發生猝倒病、根腐病,后期葉部炭疽病,蟲害很少。病害預防為主。
(1)清除病源,發現病死植株及時清理出苗圃并集中燒毀;
(2)藥劑防治。大部分幼苗出土后,每隔10天噴藥1次800~1000倍的百菌清、敵克松、托布津。9月后,每隔15天噴施1次。( 藥劑需輪換用效果)。
(3)在雨季不利噴藥,或者病死植株清理后苗床灑生石灰防病。
福建三明市永安市竹苗草珊瑚苗基地是福建省內比較專業的竹苗草珊瑚苗供應基地,基地擁有竹苗床800多畝,草珊瑚苗基地20畝,聯營草珊瑚苗地100多畝?,F大量供應各種竹苗、草珊瑚苗、草珊瑚籽,歡迎各界朋友觀臨、購買。
本基地近于2011年1月至今已經兼購、合股永安四個苗圃,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經營各類苗床已達2000余畝,經營范圍增加了公路綠化苗,紅葉石楠和紅花繼木苗年供應量達到1000萬株,四季可種的營養袋苗。閩楠(金絲楠)營養苗65萬株,營養袋竹柏苗20萬株,各種桂花球苗。此外還有名貴陳香苗。歡迎聯系!
草珊瑚又名接骨蓮,九節茶、腫節風、金栗蘭科植物,多年生常綠草本或亞灌木植物,株高50-120厘米,莖直立,綠色,節膨大,無毛,節間有縱行較明顯的脊和溝,全草入藥。
野生草珊瑚是我市常見的草藥,喜陰涼環境,腐殖質層深厚、疏松肥沃、微酸性的砂壤土,忌貧瘠、板結、易積水的黏重土壤。忌強光直射和高溫干燥。草珊瑚多為須根系,常分布于表土層,采收時易連根拔起。根部萌蘗能力強,常從近地面的根莖處發生分枝,而使植株呈叢生狀。